-
章守玉(1897-1985)花卉學先驅
章守玉,江蘇蘇州人,國家一級教授。1912-1915年就讀于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,是辛亥革命以來第一屆畢業生。日本留學回國任教于省立第二農校和福建集美農林學校。1928-1937年擔任南京中山陵園園藝技師,負責全園的綠化規劃設計與主要景點的施工。先后在西北農學院、河南大學中央大學任園藝系教授、主任,在復旦大學任園藝系教授。1952年,任沈陽農學院園藝系主任;曾兼任遼寧省園藝學會理事長、全國園藝學會理事等職
-
胡昌熾(1899-1972)果樹學先驅
?胡昌熾,江蘇蘇州人,1916年畢業于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農科,隨即東渡日本留學于東京大學。畢業回國后,受聘于省立第二農校任教;創建金陵大學園藝系,任教授兼系主任。胡昌熾是我國高等學校設置園藝系的開拓者之一
-
孫本忠(1897-1968)家蠶育種學先驅
?孫本忠,江蘇吳江人。1915年畢業于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首屆蠶科。1924年先后在法國蒙貝里農業專門學校蠶科、里昂大學動物系學習,獲博士學位。回國后曾任中央大學、浙江大學教授、蠶桑系主任,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養蠶系主任,華東蠶業研究所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研究員,蠶種研究室主任。中國蠶學會第一屆理事長
-
曹詒孫(1905-1993)蠶體病理學先驅
?曹詒孫,江蘇吳江人,1924年畢業于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蠶科,1928年畢業于日本國立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蠶科。先后任淮陰農校蠶科主任,浙江大學農學院講師,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,江蘇省蠶絲試驗場場長,華東蠶業研究所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研究員等職。他從事蠶業科學研究、教育、管理工作60多年,奠定了蠶病科學研究的基礎,曾當選為中國蠶學會第一、二屆常務理事
-
費耕雨(1900-1936)昆蟲學先驅
費耕雨,浙江海寧人,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首屆畢業生。出版了多種中外文專著,如《西湖蝶類志》等。在他的積極建議下,成立了我國第一所昆蟲專業機構(浙江省昆蟲局),并擔任技正兼局長。1936年10月,年僅36歲的農業病蟲害專家費耕雨逝世。在他彌留之際,遺囑以其畢生積蓄4100元,悉數捐贈中華農學會,創立我國為培養農業科學人才的第一個獎學基金——費耕雨紀念獎學基金
-
費鴻年(1900-1993)魚類學先驅
?費鴻年,浙江海寧人,1916年畢業于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蠶科。1921年在東京帝國大學動物系學習。歸國后先在北京大學任教,次年出任廣州大學(中山大學前身)生物系主任。1934年又東渡日本,在帝國大學淺蟲臨海實驗所研究魚類生理學,一生即以魚類學為專門研究方向。他與陳兼善合作撰寫的《魚類學》,是我國最早的一本魚類學專著
-
胡大勛(1898-1969)林業專家
?胡大勛,徐州銅山縣人。1925年畢業于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,后投身革命成為抗日英雄,先后擔任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隊長、魯南軍區第三分區副司令員等職。解放后,歷任徐州市建設局局長、市政協副主席。他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石灰石山人工造林,創建了黃河故道上第一個果園,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和肯定
-
孫云蔚(1908-1996)果樹專家
?孫云蔚,江蘇吳江人。1928年畢業于蘇州農業學校,后到日本進修。回國后歷任西北農學院、南昌大學農學院教授,西北農業大學教授、園藝系主任,陜西省科協委員,陜西省園藝學會理事長等職。他致力于西北果樹種質資源的調查研究,編著出版了《西北的果樹》,提出了西北地區果樹帶的劃分理論
-
張宇和(1918-2006)園林植物學家
張宇和,江蘇蘇州人。1931年就讀江蘇省立蘇州農業學校。曾留學日本東京農業大學,回國后在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習,畢業后留校任教。1945年起先后任安徽省農改所園藝部主任,省科學館生物組長,母校園科主任、教導主任等職。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江蘇植物研究所研究員。
-
沈善炯(1917—2021)微生物生化專家
?沈善炯,江蘇吳江人,中國科學院院士(學部委員)。1935年就讀于江蘇省立蘇州農業學校。1942年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畢業。1951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。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