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延續 “筑夢經管,書香致遠” 閱讀節的文化氛圍,帶領師生感受傳統節氣的現代生命力,經濟管理學院于6月4日下午5點在和豐樓 3416舉辦“麥穗書間,芒種雅集”主題讀書會。活動以芒種節氣為文化載體,通過 “節氣解讀+藝術創作”的形式,讓同學們在農耕智慧與藝術實踐中感悟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。
芒種節氣解讀:領略農耕文明的智慧
活動伊始,主持人以“芒種三候”為線索,深入解析節氣背后的農耕密碼。從“螳螂生”的物候觀察到“安苗祭”的民俗傳統,從“麥收稻種”的農時智慧到“忙而不盲”的生活哲學,生動講解讓同學們理解了芒種作為農業文明坐標的重要意義。隨后播放的專題視頻,以4K鏡頭記錄北方麥收的金黃麥浪與南方插秧的水墨田壟,通過古今農事場景的對比,展現了節氣文化在現代農業中的延續與嬗變。
芒種主題繪畫創作:藝術與自然的交融
在芒種主題繪畫創作環節,參與者們以“青松”“南瓜”等自然元素為靈感,通過藝術再創作展現芒種時節的生命力與豐收景象。有的同學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青松在芒種時節的挺拔與堅韌,象征著生命的頑強;有的同學則以南瓜為主題,繪制出一片豐收的田園景象,寓意著芒種時節的碩果累累。各小組作品既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,又展現了創新的設計思維。參與同學朱雪瑜分享創作心得時表示:“在繪畫創作中,我仿佛與自然對話,深刻感受到了芒種時節的生機與活力。通過這次活動,我更加理解了傳統文化的魅力,也激發了我對藝術創作的熱情。”
本次活動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體驗。芒種節氣的解讀不僅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了傳統節氣的文化內涵,更增強了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;而芒種主題繪畫創作則將閱讀與藝術完美融合,激發了同學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。通過筆觸與色彩,同學們將芒種時節的生機與希望躍然紙上,展現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。經濟管理學院將持續開展閱讀節系列活動,以更多元化的形式,讓書香浸潤校園,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,助力同學們在閱讀與實踐中不斷成長、收獲。
(撰稿:張顏玉;攝影:陳嘉欣;審核:李光然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