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30日,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“志愿啟航,服務筑夢”資助育人項目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活動。在項目支持下,學院14名受助學生志愿者化身“紅色導師”,走進小學校園,帶領60余名小學生開展“雷鋒精神永駐心間”主題紙漿畫創作活動,以藝術實踐賡續紅色基因,彰顯資助育人的實踐成效。
創新課堂:三色創作法傳遞精神內涵
活動現場,志愿者們將“資助育人”理念融入志愿服務。通過精心設計的“三色創作法”(紅色象征奉獻、綠色代表希望、金色寓意傳承)和“三步教學法”(講解、示范、共創),志愿者們耐心示范“撕紙成化”技巧,引導孩子們用紙漿與色彩詮釋雷鋒日記中的經典語句。小學生們在“紅色導師”的鼓勵下,將“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”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”等金句轉化為生動的視覺符號,一幅幅充滿童真的紙漿畫作躍然呈現。
雙向賦能:受助學子反哺社會,實踐育人顯實效
作為學院資助育人品牌項目,“志愿啟航,服務筑夢”始終致力于構建“受助—自助—助人”的良性循環。參與本次活動的志愿者均為項目受助學生,他們在服務中錘煉技能、回饋社會,實現了從“受益者”到“傳播者”的角色蛻變。“看到孩子們用色彩表達對雷鋒精神的理解,我感受到服務他人的意義,這份經歷讓我更堅定了傳遞溫暖的信念。”一名志愿者在活動中動情說道。
厚植情懷:紅色教育潤童心
活動不僅讓小學生在創作中感悟雷鋒精神,也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。經濟管理學院團委老師張顏玉負表示:“項目以志愿服務為載體,將經濟幫扶與思想引領、能力培養相結合,既助力受助學生成長成才,又推動紅色文化扎根青少年心田。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,打造更多‘有溫度’的育人實踐平臺?!?/span>
后續“志愿啟航,服務筑夢”項目將圍繞鄉村振興、社區服務等領域拓展實踐形式,進一步激發受助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力,為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青年注入持久動力。
(撰稿:張顏玉;攝影:陳嘉欣;審核:李光然)


